首頁>>政策法規>>最新發布>>
依法治“欠”方能助力護“薪”
- 時間:2022-01-07 09:32
- 來源:中國建設報
臨近春節,為保證農民工拿到應得的“血汗錢”,多部門聯合開展根治欠薪冬季專項行動,經過各方共同努力,根治欠薪工作已取得積極進展。在取得成績的同時,相關部門正在加大“治本”力度。因為,抓好農民工工資支付兌現,必須高懸法律利劍,堅持依法治“欠”,方能助力護“薪”,從根本上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。
農民工“討薪難”幾乎年年發生,特別是臨近春節時段更為突出和集中。事實上,農民工“討薪難”,不僅損害了農民工的切身利益,也給社會帶來了不穩定因素。
農民工的工資收入,是勞動所得,也是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》賦予勞動者的最基本權利。近年來,各地政府對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,都制定和出臺了一些看得見、摸得著的政策規定,取得了一定成效。但從全國來看,農民工“討薪難”的問題尚未根本解決。
對此,筆者建議,一是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尊重農民工這一龐大的社會群體,充分認識農民工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,把保護農民工的切身利益和合法權益作為最基本的民生底線守好、護好。
二是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形式,依法依規解決農民工“討薪難”問題。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要把抓早、抓小、抓預防作為治“欠”的發力重點,把隱患解決在萌芽狀態。要提前深入企業,尤其是建筑業企業和私營企業,認真進行底數摸排,妥善做好協調工作,引導企業合理兌現農民工工資。
三是要健全和完善監管機制,讓法律規定和各項制度落地生根,繼續完善工資專用賬戶、實名制、總包代發制、工資保證金等辦法制度,政府、企業、銀行三方聯動,做到??顚S?,讓農民工工資進入“保險箱”。
四是要加大懲戒力度,大力營造欠薪者不想逃、不能逃、不敢逃的良好法治氛圍。對企業沒有正當合法理由,“肆意逃薪”和“惡意欠薪”的不法行為,不妨從行政部門查處、司法機關立案懲戒、行業部門強力監管等多角度、多層面進行全程跟蹤和全程警示,以震懾促善治,積極營造誠信用工的健康社會風尚。
五是要增強農民工的法治意識,幫助他們學會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。
許貴元
友情鏈接
-
| 中國建筑
| 中國鐵建
| 第一商用汽車
| 中國建筑新聞
| 數字化企業
| 中國施工企業
| 中國項目招標
| 中國建筑裝飾
| 中工網
| 山西建筑考試
| 陜西市政網
| 中國工程建設
| 建筑施工
| 中國交建
| 中國地板網
| 家居中國
| 中國裝飾網
| 工程機械在線網
| 中國美麗鄉村網
| 城市交通網
| 貫球律師事務所
| 我的建筑
| 中國路橋
| 綜電科技服務
| 國聯資源網
| 綠建之窗
| 魯班大學
| 一覽路橋網
| 中機經
| 中鐵股份
| 星播網
| 新型建材
| 建設發展網
| 中國電建
| 機惠網
| BICES 2022
| 冶金工業網
| 中國木業
| 云展聯盟
| 中國基礎建設
| 中國名企排行
| 河姆渡